网民喊话女童母亲“退钱”当事人否认募捐
针对“3岁女童疑遭猥亵”事件,7月11日,无锡市公安局发布事件调查结果,表示未发现女童被人猥亵,不予立案,让公众为女童没有被性侵而松一口气。然而,舆论关注到,在潘女士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下,出现了网民称自己曾向潘女士捐款,现要求其退钱的声音。据媒体整理,网民称捐款金额有500元、1000元、6000元、30000元不等,部分网民还提供了转款截图。其中,有网民称潘女士在8个群的募捐金额已超百万元,并在警方通报后解散了群,还将质问捐款事宜的网民拉黑。
对此,潘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未向任何人进行过募捐,但有网民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给她转过钱,均未收取或退回,还发布视频喊话“如果我真收到你们的转款,请你们到派出所来拿钱”。据无锡相关部门负责人消息,捐款一事警方还在核查中,经初步了解,即使有捐款也不超过1万元,最终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话题热度趋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人民众云数据显示,7月12日晚间,指尖新闻、九派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关注“无锡3岁女童母亲疑募捐百万”相关话题,引发舆论关注度抬升。此后,极目新闻、红星新闻、都市快报等更加深入的采访报道相继出炉,在次日早间持续吸引网民关注,多位互联网大V也参与讨论,推动热度迎来再次抬升。
舆论期待
期待01
“警方通报范本”赢得公众信任舆论期待警方继续还原事实真相
面对舆论关切,无锡市公安局通过“620小时的监控视频逐帧回看,走访调查现场周边52人”严谨调查得来的“范本”式的官方通报,收获了舆论肯定。此次,针对舆论场上“发布转账截图、聊天记录的网民”“否认接收捐款的女童母亲”的各执一词,公众继续呼吁警方介入调查,用事实证据还原真相。据媒体介绍,当前警方已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并上门向女童母亲潘女士了解情况,期待后续能够继续通过详实有据、回应关切的官方通报,打破这道“罗生门”。
网民评论
期待02
要求惩治造谣行为的声音贯穿始终舆论期待朴素正义价值观收获回音
从舆情发生之初,到如今余波又起,无论是谴责潘女士的“诬告”,还是当前针对“建群募捐超百万”“诬告是为竞争排挤蛋糕店老板”等传言的怀疑,其背后都是基于“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造谣者应当付出代价”的朴素正义价值观,要求官方澄清谣言、惩治造谣行为的声音一直贯穿事件始终。面对这样的期待,官方有必要也有责任通过明确的态度、有力的行动予以回应。此前,杭州公检法对“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的处置,让人直呼“大快人心”,也在包括此次事件在内的多次讨论中被屡屡提起。但同时舆论也感慨,在此案之后,并无更多造谣者受到法律处罚的信息,造谣成本依旧过低、造谣者的代价和被造谣者的损失完全不对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有言论指出,典型案例的意义并非树特例,而在于立标杆、开先河。希望舆论的期待能收获掷地有声的回应。
网民评论
期待03
网络曝光、跟风网暴风气不可取舆论期待打击不良风气,还网络清朗
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给每个网民都赋予了发声的麦克风,而互联网曝光也成为很多人倚重的维权手段。回到此事件,一方面,女童母亲在报警未获立案后,在抖音平台和微博持续发布数十条信息,还曝光蛋糕店老板汤某相貌及个人信息,使其遭受严重的网络暴力。对此,舆论关联广州地铁“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等多起事件,追问网络曝光维权边界。另一方面,网络曝光受到追捧的背后,展示的是网民声音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若得不到控制,得到的就是网暴的恶果——此事件中,不仅被曝光者遭受谩骂谴责、线下门店被迫关停、家庭生活受到难以挽回的影响,女童母亲作为曝光者也遭到反噬。面对这样的风气,舆论一方面期待官方跳出“法不责众”的桎梏,表明打击互联网不良风气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期待通过具体的案例不断提升和维护官方公信力。
舆情启示
启示1
通报辟谣需做好长线工作
伴随互联网用户活跃,舆情事件处置回应已经很难做到“一锤定音”,即便是在第一时间澄清公众质疑,也难以避免媒体持续深挖事件细节,自媒体、网民不断向舆论场上投递有待核实信息,拉长舆情处置战线。对此,相关部门首先需从心理上做好长线工作准备,避免提前泄气,迎来措手不及的舆情涟漪;其次,提前做好研判准备,并及时监测发觉舆论场上异动,必要时针对舆论关切的传言、问题主动进行调查澄清,避免引发次生舆情,导致舆情长尾;最后,也期待官方部门能对在全国舆论场造成恶劣负面影响的传谣、网暴行为形成威慑,树立起良好风向,还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启示02
规避募捐打赏纠纷需强化平台监管作用
虽然目前此次事件中是否存在“骗捐”仍待调查证实,但仍反映出以“建群募捐、打赏”等为代表的新型私域募捐行为在合法边界、监管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此类募捐行为常被舆论质疑系“非法集资”,但真要扣上与非法集资对应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罪名,似乎也并不适合;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此类募捐也好、打赏也好,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伴随“舆论反转”,很多参与募捐者会意识到自己被欺骗,再要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着实不合理。针对有关情况,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明确相关法律法规适用;另一方面,平台也有必要进一步承担起相关监管责任,通过“温馨提示”、限制信息推送、增加审核流程、限制收款码使用范围等方式,避免被利用进行非理性的集资行为。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Wbn5SLEI4Gyj0iKRKyjaw)
举报电话:0575-85122351 举报邮箱:wangxinshaoxing@163.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