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3岁女童疑遭猥亵”事件,7月11日,无锡市公安局发布事件调查结果,表示未发现女童被人猥亵,不予立案,让公众为女童没有被性侵而松一口气。然而,舆论关注到,在潘女士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下,出现了网民称自己曾向潘女士捐款,现要求其退钱的声音。据媒体整理,网民称捐款金额有500元、1000元、6000元、30000元不等,部分网民还提供了转款截图。其中,有网民称潘女士在8个群的募捐金额已超百万元,并在警方通报后解散了群,还将质问捐款事宜的网民拉黑。
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包括严防假冒仿冒行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规范账号运营行为等13条管理措施。
6月27日,中央网信办下发《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其中特别指出要关注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如对“AI换脸”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等,要予以重点整治。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近段时间以来,舆论场有关“网约车饱和”话题的讨论不断。自4月起,山东济南、浙江温州、海南三亚、湖南长沙等多地交通运输部门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其中,个别地方甚至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近日,邦贝液压机械(杭州)有限公司提交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了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的备案审核,是浙江省首家通过订立标准合同实现个人信息合规出境的企业,标志着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工作在浙江省正式展开。
个人信息处理者进行标准合同备案应当满足什么要求?如何进行标准合同备案?标准合同备案工作的整改期是多久...
近年来,“自媒体”的出现丰富了网民业余生活,也为从业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但随之而来的“自媒体”乱象也与日俱增。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对各地网信主管部门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等13项加强“自媒体”管理的工作要求。这13条新规有何亮点?明确了哪些主体责任?能否起到“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7月10日,省公安厅公布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10起典型案例。自今年4月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浙江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63起,查处造谣传谣人员90人,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万余条。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