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主播带货9.9元大钻戒,承诺若为假货赔偿1000元,而消费者拿到手后却发现实为“大塑料”。主播的承诺是否有效?若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该怎么维权?
6月15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打击不良PK行为的公告》,称微信视频号坚决反对并持续打击以博眼球、斗狠为噱头的不良PK行为(如:自残自虐、引人不适等博眼球低级趣味或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
如今,面对沉迷于看短视频的青少年和孩童,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忧。像一些五六岁的孩童张口闭口“老铁”“老六”“大聪明”“栓Q”等网络用语,当中不少人更是被平台的算法“带”进各类网络游戏和游戏视频的“坑”。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已近饱和,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73%的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其中,“看短视频”已经超越“打游戏”和“听音乐”,排在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类别的首位,使用各类短视频APP的未成年人比例更是高达65.3%。
近日,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跨境小程序”业务相关数据项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这是我省第三个数据合规出境案例,为促进我省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展数据跨境活动提供了实践指引,对我省进一步指导支持更多企事业单位解决数据合规出境需求积累了经验、打通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现公开发布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具体信息可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进行查询。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疑议,请发送邮件至pingguchu@cac.gov.cn,提出疑议应以事实为依据,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了暗访,发现其中8个品牌的小程序会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否则消费者无法完成下单。经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某网红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100亿条,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经度纬度等敏感个人信息的达6.7亿条。这个数字着实有些可怕。
扫码点餐、停车缴费、购物买单……先得关注商家公众号,否则就无法进行。这种“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消费者可将遇到的此类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反映。
6月20日,为博人眼球赚取流量,不惜铤而走险编造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故意传播的男子唐某,被四川省绵阳市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发布时间 / 2023-06-25 16:06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开展浙江省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浙里跃升”专项行动,持续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近期,我局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群众关注的实用工具、网上购物类、拍摄美化等类型APP进行检查,并书面要求违规APP开发运营者限期整改。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等七大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