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治理“山寨APP”、弹窗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再出手

    [资讯要闻] 集中治理“山寨APP”、弹窗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再出手

    发布时间 / 2022-12-14 16:08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应用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 [资讯要闻] 规范跟帖管理,优化网络环境

    发布时间 / 2022-12-14 16:03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简称新《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专家认为,对原有《规定》进行完善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继续加强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的规范管理。作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一环,规范网络跟帖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网络环境风朗气清。

  • [资讯要闻] 不做“喷子”

    发布时间 / 2022-12-14 15:58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一些人在新闻报道或他人的社交账号后面恶语跟评、肆意辱骂。网友们看不下去,称其为“喷子”,以表达厌恶。这种跟帖乱象由来已久,并不新鲜。但为何我们依然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现象?

  • [资讯要闻]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办3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

    发布时间 / 2022-12-14 15:50

    为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推进“拔钉”“断流”等专项行动,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第二批3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全力缉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头目和骨干。据介绍,今年6月“拔钉”行动开展以来,国务院联席办先后将470余名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头目和骨干纳入重点缉捕范围。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资讯要闻]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 2022-12-13 14:33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应用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 [资讯要闻]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特征及其治理

    发布时间 / 2022-12-12 10:34

    俗语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当下由于算法推荐、社交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传播环境更多地显现为“雄辩胜于事实”,即人们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出现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事实之于舆论的引导力不似以往,而情感和个人信仰在舆论中的引导力大增。这里并不是说“真相”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舆论对于“真相”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次要了。

  • [资讯要闻]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 / 2022-12-12 10:28

    制定《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明确提出制定完善对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出台《规定》,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管理,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深度合成技术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资讯要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 / 2022-12-12 10:23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资讯要闻] 2022年浙江省“净网”“护苗”典型案件

    发布时间 / 2022-12-09 16:32

    今年以来,浙江省各级“扫黄打非”部门扎实开展“净网2022”“护苗2022”专项行动,查获一批典型案例。为展示打击成效、警示不法行为,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梳理各地查办的案件,公布3起“净网”典型案件和4起“护苗”典型案件。简要案情如下

  • [资讯要闻] 为何“杠精”那么多

    发布时间 / 2022-12-09 16:26

    前几天,置身一微信群,发现两名群友不知怎么的就“杠”上了。他们在争什么呢?大致上,一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养孩子压力大。随即,他说了句情绪性的话:反正我现在不想生孩子,以免孩子长大了责怪父母……另一方听到这话,来劲了:子女怎么能责怪父母呢?接着,他就讲自己如何成长、如何奋斗、如何取得成就云云,并说子女应感恩父母。

关注我们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

机构简介|网友建议|在线评论|一键举报|举报查询

举报电话:0575-85122351    举报邮箱:wangxinshaoxing@163.com

  备案:浙ICP备16024883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